2022年,海宁市锚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强化协同,突出主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蓝天碧水,14个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100%,细颗粒物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均创监测以来最佳。
一是紧扣重点领域,强化源头防控。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管理,从严管控“两高”项目,对不符合环境准入要求的高排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全面实施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执行新(改扩)建产业项目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0.52吨标煤/万元的准入标准。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建设项目准入研判应用场景(“企业环境选址查一次”应用)建设,探索数字化管控。印发《海宁市工业项目“标准地”履约监管办法(试行)》,能耗、环境指标纳入履约监管范围,强化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措施。2022年,实施碳排放评价项目8个,否决项目16个(其中“两高”行业项目9个),平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44吨标煤/万元。
二是优化环境治理,推进协同控制。加大NOx、VO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管控力度,鼓励纺织、涂装等行业含VOCs物料源头替代,从源头推进减污降碳,VOCs减排142.46吨。开展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级工作,利用VOCs走航车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周边进行动态监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手段,逐步实现降碳减排。深化水环境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在全省率先开展入海河流氮磷调查溯源,实施入海通量监测,创新实施河道分级三色管理。推行印染废水等“绿岛”项目建设,通过化零为整、集中处理的方式,提高污染治理效率,项目投产后,可节约标煤627吨,节约用水445万吨,硫化氢、氨气削减率92.6%。
三是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建设,恒骐环保聚酯汽提尾气有机物回收利用项目等2个项目成功入选省减污降碳标杆项目。开展“以区域性为主的整体清洁生产审核”新模式,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在园区节能、节水、降碳、降耗、减污、增效的关键作用,探索形成整体清洁生产审核成果和经验,提升整体清洁生产水平。创新实施“能效论英雄”评价,对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开展能效评价,实行“四色管理”,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差别化有序用电、财政奖励扣减、用能预算额度扣减等措施,倒逼企业提升能耗产出效益,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嘉兴海宁市聚焦减污降碳守护蓝天碧水
关键词:
减污降碳,碧水保卫战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