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于推进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工作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指出“美丽宜居京津冀取得丰硕成果”,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要求“更加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北京市主动向前,积极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走深走实,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实景,蓝天碧水从“奢侈品”变成了“常见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成为首都发展的靓丽底色。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在京华大地逐步铺展开来
“北京蓝”住进百姓心里。2023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自2021年首次达标后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PM2.5最长连续优良天数为192天,比去年增加了20天,相较2013年的13天,更是由不到半个月增加到了超过半年。
“悠悠碧水”让城市更有生机。2023年,北京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无劣V类断面,“增优减劣”成效稳固。怀柔雁栖湖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一汪湖水清澈透亮,正是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真实写照。
坚持“一盘棋”统筹,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动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走深走实
协同机制更加完善。2023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三地协商成立了京津冀生态协同专题工作组,制定了两批次走深走实措施清单,将联建、联防、联治进一步夯实夯细。
协同领域更加广泛。在巩固既有良好协同机制基础上,三地又联合建立了环评机构协同监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协同办理等工作机制。以延庆区、张家口市为试点,建立了源头追溯、数据共享、队伍联建等区域执法互助新模式,区域携手共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协同格局更加紧密。在生态环境部的统筹下,三地连续7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聚焦群众关注的重污染问题,努力改善秋冬季空气质量。携手共同应对区域性污染过程,“削峰降速”效果明显。北京市修订发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推动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措施更精准。
协同保障更加有力。京津冀区域同属海河流域水系,互为上下游、左右岸。在2022年签署新一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基础上,京冀两地政府又签署了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官厅水库及入库支流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协同步伐更加坚实。鼓励公众绿色低碳出行,会同津冀开展低碳出行碳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编制,目前三地均完成标准立项。北京市发布全国首个面向车用氢能领域的碳减排方法学,推动交通领域降碳减污。北京市试点碳市场连续十年平稳运行,累计交易额超40亿元。积极拓展试点建设,朝阳区、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入选国家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坚持“一股劲”发力,新“两翼”协同发展按下“快进键”
深耕城市副中心制度创新,加速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城市副中心正由“生机勃发”迈向“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的新阶段。2023年,完成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系统开发建设,城市副中心积极探索多能耦合等实践做法纳入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案例。通州区加快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携手北三县合力打造生态“一盘棋”,水清岸绿、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携手恢复“华北之肾”功能,支持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建设。落实白洋淀流域跨省(市)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京冀两地共同推进白洋淀上游大清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联合联动执法,三地共同开展2023年京津冀突发水污染事件联合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快速响应、应急监测、应急处置和协调配合能力,共同保障白洋淀入淀河流水质,淀区野生鸟类增加、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下一步,北京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要求,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动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示范区做出贡献。
原标题:协同守护绿水青山 共同增进民生福祉 奋力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走深走实
关键词:
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