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阀门在线>技术列表>Z641H气动闸阀结构原理及性能参数

企业推荐

更多

Z641H气动闸阀结构原理及性能参数

2024年07月22日 08:13:40 人气: 169 来源: 河南纳斯威阀门有限公司

Z641H气动闸阀结构原理及性能参数


    Z641H气动带手动楔式闸阀是具有气动执行机构(双层气缸,并带有缓冲机构)和手动及其保护机构(手动和可自锁的气动-手动转换装置)的低支架明杆闸阀。该阀由于采用双层气缸结构,其与单气缸式气动闸阀相比,提升力增大了一倍。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单气缸气动闸阀的某些阀体内楔死而打不开的弊病。而且,由于该阀具备缓冲机构,能有效地减速轻了关闭阀门时,由于活塞下行冲击而造成的阀板车密封面和阀体密封面的磨损,同时,也能避免闸板卡死的现象。为了配合用户实现操作自动化,本公司除供应本系列产品之外,还可单独提供包括支架在内的气缸体,帮助用户对已有的种类繁多的手动闸阀进行改造,将双缸气动执行机构部分安装在手动闸阀的阀体大盖上,即可构成双缸式气动-手动两用闸阀。由于其技术,性能可靠,操作切换和维修方便,适用介质:空气、水、蒸汽、油及硝酸、醋酸等腐蚀性流体,已被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海运等部门作为输送气体、液体介质的管道开闭装置而广泛使用。

Z641H气动闸阀结构图

主要性能参数
公称压力:1.6,2.5.4.0.6.4MPa
使用温度:-29~425
(碳钢)-40~+550(不锈钢)
公称通径:DN50~800mm
阀体材质:304.306.316L.WCB.HT200
连接法兰:JB/T79.GB913.HG20592
适用介质:空气、水、蒸汽、油及硝酸、醋酸等腐蚀性流体
作用方式:切断型,调节型,手动控制
电源电压:220VAC、24VAC
输入信号:4~20mA/1~5VDC 0~20mA/0~10VDC

型号

Z6S41H-25

Z6S41H-16

Z6S41T-10

公称通径DN(mm)

50~600

40~400

40~400

适用介质

水、蒸气
、油品

水、蒸气

水、蒸气

zui高介质温度()

425

425

200

气缸工作压力(表)MPa

0.4~0.6

结构原理

    本系列产品以0.4~0.6MPa(表压)净化压缩空气作工作压力,推动活塞,带动闸板作垂直于流体的位移,实现开启开关闭阀门的目的。
    巧妙设计的双层气缸和缓冲机构
    双层气缸和缓冲机构的工作原理,按闸板工作的四个阶段分述如下:
    (附插原理图

     1、闸阀开启前阶段:上层气缸的活塞(以下简称上活塞)和下层气缸的活塞(以下简称下活塞)同时受力,阀杆在上、下活塞的推动下,以单活塞近二倍的提升力,克服闸板密封面和阀体密封面之间的zui大静磨擦力,带动闸板上升。 压缩空气由上气缸的下气室,经由设置在隔板的特定通道,通过连通管,到达下气缸的下气室,推动上下活塞同时工作。下气缸上气室中的气体,经过设置在隔板内的另一特定通道。畅通无阻的排出气缸体外。
     2、闸阀开启的后阶段:在闸板稍稍开启以后,下活塞就运行到了上死点,闸板在上活塞的带动下,继续提升,直至到了全开位置。
     3、闸阀关闭的前阶段:在上活塞的推动下,闸板离开全开位置,开始下降。
     4、闸板关闭的后阶段:当上活塞碰到下活塞凸台,并带动下活塞一起继续下降时,由于下气缸上气室的进气通道和下气缸下气室的排气通道设有阻碍,明显地减慢了下行的速度,进至闸板下降到了全关位置。减缓闸板下行的冲击,自行可关严阀门,又不使阀板楔得过紧,同时,还保护了密封面,免受猛烈冲击而损坏。
    灵活可靠的气动-手动转换机构,装气缸盖上部的气动-手动转换机构,在闸阀开启的关闭过程的任何位置上,都可十分方便的转动操作手柄,直接地进行由气动至手动或由手动至气动的操作方式的转换,转换操作手柄采用定位销式自锁设计,手柄定位后,可靠镇定。由电磁阀及其控制电路或供风系统发生故障时,不需其他辅助工具,即可迅速转换成手动操作状态,保证线路正常运行,避免事故发生。在新建工程的自控制系统未完成之前,本系列闸阀可以可靠地作为手动闸阀使用,动作时灵活轻快。
    关阀时间可调通过调整,安装在隔板上的缓冲机构,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闸板关闭的时间。
    可配用回讯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