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阀门在线>技术列表>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

企业推荐

更多

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

2024年12月04日 17:16:41 人气: 196 来源: 上海申弘阀门有限公司

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由主阀和调节阀及接管系统组成,阀体采用直流式阀体,主阀控制室为膜片式或活塞式的双控制室结构,控制室比一般水力控制阀增加了一个,增加了对主阀的控制功能,实现了对水泵出口的缓慢开启、全开、缓闭、截止等多功能控制,实现了一个阀门、一次调节对水泵出口的多功能控制。本产品用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和其它给水系统的水泵出口管路上,防止和减弱水泵启闭时管线的水锤水击,防止水倒流保护水泵,维护管路安全。为了实现水泵运行的自动化,简化管理,减轻劳动,提高可靠性,人们用水力阀门和电动阀门取代手动阀门,对单体阀门进行多项技术改进,出现了缓开缓闭逆止阀、缓动启闭水力阀门、自动缓闭闸阀、双速自闭阀等新型阀门。

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利控制阀是安装在高层建筑经水系统及其他给水系统的水泵出口处,防止介质倒流、水锤及水击现象的智能型阀门。该阀兼具电动阀、逆止阀和水锤消防器三种功能,可有效地提高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交将缓开、速闭、缓闭消除水锤的技术原理一体化,防止开泵水锤和停泵水锤的产生。只需作水泵电机启闭按钮,阀门即可按水泵操作规程自动实现启闭,流量大、压力损失小。隔膜式适用于600口径以下的阀门。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是一种新型水力控制阀门,一阀可替代电动蝶(闸)阀、止回阀和水锤消除器三种装置。它能自动实现开泵时的缓开,停泵时的速闭与缓闭,无需任何电气控制与其它动力和人力,也无需油压装置。

JD745X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5.jpg

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结构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结构参见图1,由主阀及外装附件组成。主阀包括阀体、主阀板、缓闭阀板、阀杆、阀座以及膜片控制器(含阀盖、膜片座、膜片、膜片压板):外装附件有控制阀、过滤器、排空阀、微止回阀。其中微止回阀是特制配件,在其止回方向设有限流孔。

2、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工作原理

水泵启动前,阀门出口端压力作用在主阀板上,阀门处于关闭位置,同时膜片控制器的上腔连通压力水,下腔则与阀门进口端的低压相通。

水泵启动后,阀门进口压力逐渐升高,同时压力水通过阀门进口端的连接管缓慢进入膜片控制器下腔,实现主阀板的缓慢开启,开启速度可通过控制阀进行调节。

水泵停机,阀门进口的压力降低,当接近零流量时,主阀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迅速关闭。因阀门进口端压力降低,阀门出口端的压力水通过连接管进入膜片控制器上腔,下腔水通过阀门进口端的连接管压回至阀门进口端,缓闭阀板缓慢关闭,慢关时间可通过控制阀进行调节。主阀板的速闭和缓闭阀板的缓闭符合两阶段关闭规律,能有效地消除水锤。

JD745X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3.jpg

   当水泵起动起后,水压作用于主阀阀盘下面和控制室下腔,此压力使主阀开启,控制室上腔的水经过调节阀B缓缓排到出口端,主阀缓缓开启。设定调节阀的开度可得到合适地主阀开启速度。当水泵停止工作后,进口端水压迅速下降,在自重、弹簧压力作用下快速关闭大部分开度,防止了水倒流余下的开度由控制室上腔的水压和下腔水压联合作用下缓缓关闭,关闭速度减慢形成了缓冲,防止压力剧增。设定调节阀A、B的开度和开度比可得到合适的阀门启闭速度。

       本产品用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和其它给水系统的水泵出口管路上,防止和减弱水泵启闭时管线的水锤水击,防止水倒流保护水泵,维护管路安全。JD745X水泵控制阀由主阀和调节阀及接管系统组成,阀体采用直流式阀体,主阀控制室为膜片式或活塞式的双控制室结构,控制室比一般水力控制阀增加了一个,增加了对主阀的控制功能,实现了对水泵出口的缓慢开启、全开、缓闭、截止等多功能控制,实现了一个阀门、一次调节对水泵出口的多功能控制。
       水泵控制阀产品的接管系统采用调节阀控制,通过设定调节阀的开度,可方便实现需要的各项控制参数,如主阀的开启速度、缓闭速度等等。

       1、防止水锤效果好,将缓开、止回速闭、缓闭等消除水锤的技术一体化,防止开泵不锤和停泵倒流与水锤对供水管路和水泵的损害。
      2、操作方便,无需为阀门另配电控系统,阀门随水泵的开启与停止自动并按顺序完成控制功能。通过设定调节阀开度可得到合适的控制参数。

      3、阀体采用了全通道、直流式、流线型设计。水力损失小,节能效果好。

JD745X多功能水泵控制阀23.jpg

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

序号

品  名

型 号 及 规 格

单位

数量

1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JD745X-25Q 
PN25 DN150
进法兰到出法兰长度375MM
对角螺丝孔中心距250MM
8个螺丝孔,螺丝孔大小25MM
介质:水
工作压力:0.47MPA 
设计压力:2.5MPA

2

2

持压泄压阀

持压泄压阀  500X-25Q  PN25 DN150
进法兰到出法兰长度375MM
对角螺丝孔中心距250MM
8个螺丝孔,螺丝孔大小25MM
介质:水
泄放压力:0.6MPA  现场可调
设计压力:2.5MPA

1

产品性能参数:

称压力(Mpa)

壳体试验压力(MPa)

密封试验压力(MPa)

适用介质

介质温度(℃)

1.0

1.5

1.1

0-80

1.6

2.4

1.76

2.5

3.75

2.75

 产品主要零件材料:

零件名称

零件材料

阀体 阀盖

WCB

阀座 阀盘

铜合金

密封圈 O型圈

丁腈橡胶

阀杆

2Cr13

弹簧

50CrVA

针型阀

铜合金

球阀

铜合金

泄压/持压导阀

铜合金

微型过滤器

不锈钢

 











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产品主要尺寸:

DN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

L

205

216

250

320

365

415

500

605

698

787

914

978

978

1150

H

293

328

364

418

481

543

673

729

927

957

1188

1218

1256

1600


一、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的组成结构

JD745X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8.jpg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是一种自控型阀门,它主要由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箱、阀体以及阀门组成。其中,电动执行机构和控制箱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合,阀体则是阀门的主要部件。

二、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安装方式

1、位置要求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位置要放置在易于操作和维护的位置。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

2、连接方式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连接方式应根据其阀门大小和管道布置情况来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常用的连接方式有法兰连接和螺纹连接。

3、管道布置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管道布置要合理,应考虑其与其他设备的协调性。此外,管道布置还要符合安全、节能、环保等要求。

三、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的注意事项

JD745X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1.jpg

1、防止泄漏

在安装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时,需要注意防止泄漏。防泄漏的措施包括检查法兰和螺纹的紧固情况以及密封垫的使用情况等。

2、保证管道畅通

在安装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时,为了保证管道畅通,应注意阀门的调试和校准,避免阀门存在任何问题导致管道堵塞。

3、维护保养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包括阀门内部的清洗和检查以及各个部件的润滑和更换等。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电机和电气元件以及控制箱的使用情况。

JD745X多功能水泵控制阀27.jpg

四、JD745X隔膜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操作应用案例维护保养方法

1、定期清洗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洗,以保持阀门的畅通。清洗时需要拆卸阀门并用特定的清洗液进行清洗,注意不要损坏阀门及其零部件。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电气元件和控制箱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正常运转。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3、定期润滑

对于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关键零部件,需要定期进行润滑以延长使用寿命。使用专用的润滑油对各部位进行润滑,并注意避免使用过多润滑油。

总之,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安装和维护对于保障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泄漏以及保证阀门的畅通,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